《魔球》:7.5分
這部電影通篇都是在反勵志片,每一處都是對勵志片套路的顛覆,當然影片後半段連贏很多場最後還是輸了這種結局還是很套路。但可以看出,這部電影只是導演米勒的一次試水,為接下來的一部前無古人的運動片神作《獵狐捕手》做鋪墊。
電影在一開始主角隊伍輸了比賽,在辦公室的那場戲全程強調的一直是錢而非隊伍本身,接下來最妙的就是在別的球隊公司談判那場,直接就把每個運動員當商品交易,這是對運動題材的第二次顛覆,然後就是影片後半段炒人那場,用優勝劣汰的情節去表現體育世界的殘酷。電影全程用冷冰冰的視角瓦解了傳統運動題材的熱血氣氛,球隊就是一種商業行為,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在這部電影裡顯得格外薄弱。
另一個角度是電影以一個職業經理人視角,作為運動片居然甚少比賽場面,更別說那些緊張刺激的競技鏡頭,這是一種對運動片的解構。在電影的主題上,比賽過程從來不是重點,重點是最後的結果,這非常符合電影的冷峻風格。
男主角最大的衝突就是他想運用數據分析來打比賽,數據意味著要隔絕情感,隔絕運動員的天賦,也隔絕了努力就能成功的可能性,他面前有幾座大山阻礙著,第一個是球隊的那幫元老,電影刻意設置這幫元老都是一幫老頭,用過時的方式來策劃球隊方向。第二個是外部輿論環境,這種打法其實也是在挑戰整個行業的價值觀。第三個就是對看慣勵志片觀眾本身的冒犯,把現實的體育世界呈現給你們看,你們能否接受。
電影我覺得最可惜是最後有點又淪為了理想主義,這讓整個電影的主題到最後有點洩氣了。而且我個人覺得最後加那場比賽的戲其實沒有必要,既然前面都沒加,後面也不必再有,應該冷峻到底,就讓這個經理人全程聽著收音機直到比賽結束。
#魔球 #點球成金 #體育 #影評